对联知识活动课说课稿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其它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6 20: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对 联 知 识 活 动 课 (校本课程)
        杏林中学     (说课稿)

一、本活动课的地位、作用:
属校本课程,对语文古诗词教学起了辅助作用。古诗词许多诗句上下两句都是对仗的,学生已非常熟悉,同时到了初二年也已识记了一定数量的古诗,通过对对子可进一步了解古诗的对仗特点。
对对子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形式之一,学生收集有关的名言、对联,互相对对子,可扩大知识面,丰富语文知识,激发对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
班级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里过年都会贴春联,刚过完年来上这一课,利于把语文学习渗透到日常生活。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A、熟悉对联,能对简单对子。
          B、学会分析对联,自创简单对联。
          C、拓展知识面。
2、能力目标: A、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作能力。
        B、培养竞争意识,锻炼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A、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B、增强团结合作意识。
三、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对对子。
  解决方法:由课内到课外,由熟悉到陌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活动难点:学生自创对联。
  解决方法:题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物,贴近学生生活。
四、活动策略:
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阅读面窄,对对联的熟悉只局限于生活中看到的春联和学习过的诗句,因此课上准备的对联要通俗、常见、有趣,才易于让学生接受,引发学习的兴趣。
初二学生好动、好表现,追求学习情境和外部形式的新颖、学习方法特异,多想主动尝试,因此,若一味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将感到枯燥无味,因此,用两组竞争答题的形式进行,将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
教法选择:
1、侧面、间接教学法:教师不主动授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了解、领悟有关知识。
2、例子直感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实例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对对子的某些方法。
学法选择:
1、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收集材料,拟定考题。
2、自主探索:尝试对对子,对对仗有感性认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