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复习“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题资料
- 资源简介:
约8000字。
专题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讲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语言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是语言艺术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的基本工具。所谓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就是具体评说语言在刻划人物、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效果。
不同的文学样式对语言有不同的要求。散文语言强调整散适度、浓淡适宜,更多地强调美感、韵味,因而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普遍;至于小说则主要用细节描写展示形象、生动的人物,当然有时叙述也强调简练。高考试题一般大多从这些方面来取材设计,当然,有时也涉及与这些语言特点密切相关的方面(如风格、感情基调、氛围特点等)
(二)、鉴赏作品语言的目标
1.说出运用某种语言技巧所表达的内容(如:比喻的内容是什么?象征什么?)
2.说出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
3、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要求。具体地说,包括:
鉴赏文中重要的词语(含标题),鉴赏文中重要的句子,鉴赏文中重要的段落,鉴赏文章整体的语言(风格),即整体与局部。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鉴赏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和“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有明显的不同,鉴赏的要求更高,可以简洁地阐述一下含义,更重要的是剖析这些语言在文中的作用。这个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述。对语言的鉴赏还要注意联系主题和人物(事物)形象。
(1)整体风格特征
(2)局部:词、句、段的特色、效果、作用。
A.要结合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
语言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鉴赏语言最忌讳的是就语言谈语言,往往用“生动、形象、强调”这一类套话来代替具体的分析和鉴赏。
B.要分析语句的组合关系。
所谓组合关系,包括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关系。譬如,分析动词的表达作用,一般结合着它所带的宾语作分析;分析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就要结合着分析受它们修辞、限制的中心语作分析。有时某种语言技巧是因完整的句子来显示的,就要作结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提高鉴赏的正确率。
常见作用:总结、过渡、呼应、铺垫外,还有营造氛围、烘托环境、衬托反映人物的性格等,还要注意是否使用修辞。有时,特别是在小说中,还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对白的特色(与他的身份联系)
二、表达技巧。
(一)什么是表达技巧
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对于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的一项内容,只要掌握了答题的规律就不难解答这类题目。这类题目的发问模式常常是:……的好处是什么?…的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对此在答题时不妨这样应对: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二)下面针对在高考鉴赏题中常常涉及的点,谈谈它们的答题模式及解法。
鉴赏表达方式
⒈叙述:是对人物经历、事件发展、情景转换等作的一种述说和交代。主要用于叙述时间中的事物发展和空间中的事物状态。
(1)明确人称的作用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