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1620字。
小蔡教书之2014届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特注:在2013届基础上分类增添详细注解了2013年全国各地语文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敬望指正。
词类活用
一、使动用法【定义】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1.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高考例题】(2012天津卷)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译文】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高考例题】(2011年重庆卷)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译文】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分析】:此句中的“走”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走”,而应译为“跑”同时还是使动。
【高考例题】(2010上海秋季卷)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译文】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分析】:出:使他出去。
2.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高考例题】(2009重庆卷)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译文】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高考例题】(2009重庆卷)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
【译文】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高考例题】(2007福建卷)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高考例题】(2004广东卷)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文】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分析】:穷:使……窘迫”。
二、意动用法【定义】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高考例题】(2009江西卷)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
【译文】天冷非常寒冷,不以博弈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高考例题】(2007安徽卷)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译文】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说:“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珍宝来收藏,不要使它毁坏。”【分析】:宝: 把它当作珍宝。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