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新疆分校高二(14班)阶段测评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30 21:0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150字。

  北大附中新疆分校高二(14班)阶段测评
  语文试题
  2012年10月29日
  第Ⅰ卷(共18分)
  一、现代文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张东荪先生在《东方杂志》发表过两篇论文,讨论兽性问题,并提出理智救国的主张。李石岑先生和杜亚泉先生也为着同样问题,在《一般》上起过一番辩论。
  科学家讨论事理,对于规范与事实,辨别极严。规范是应然,是以人的意志定出一种法则来支配人类生活的。事实是实然的,是受自然法则支配的。比方伦理、教育、政治、法律、经济各种学问都侧重规范,数、理、化各种学问都侧重事实。规范虽和事实不同,而却不能不根据事实。比方在教育学中,“自由发展个性”是一种规范,而根据的是儿童心理学中的事实;在马克思派经济学中,“阶级斗争”和“劳工专政”都是规范,而“剩余价值”律和“人口过剩”律是他所根据的事实。但是一般人制定规范,往往不根据事实而根据自己的希望;不知人的希望和自然界的事实常不相伴,而规范是应该限于事实的。规范倘若不根据事实,则不但不能实现,而且漫无意义。比方在事实上二加二等于四,而人的希望往往超过事实,硬想二加二等于五。既以为二加二等于五是很好的,便硬定“二加二应该等于五”的规范,这岂不是梦语了。
  我所以不满意张东荪、杜亚泉诸先生的学说者,就因为他们既没有把规范和事实分别清楚,而又想离开事实,只凭自家理想去订规范。他们想把理智抬举到万能的地位,而不问在事实上理智是否万能;他们只主张理智应该支配一切生活,而不考究生活是否完全可以理智支配。我很奇怪张先生以柏格森的翻译者而抬举理智,我尤其奇怪杜先生想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去抨击李先生,而不知李先生的学说得自尼采,又不知他自己所根据的心理学早已陈死。
  那么是不是只论事实,世界文化和个人生活果能顺着理智所指的路径前进么了?现代哲学和心理学对于这个问题所给的答案是否定的。哲学家怎么说呢了?现代哲学的主要潮流可以说主要是十八世纪理智主义的反动。自尼采、叔本华以至于柏格森,没有人不看透理智的威权是不实在的。依现代哲学家看,宇宙的生命,社会的生命,和个体的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所谓有目的,是说生命是有归宿的,是向某固定方向前进的。所谓无先见,是说在某归宿之先,生命不能自己预知归宿何所。比方母鸡孵卵,其目的在产小鸡,而这个目的却不必预存于母鸡的意识中。理智就是先见,生命不受先见支配,所以不受理智支配。这是现代哲学上一种主要思潮,而这个思潮在政治思想上演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其一为英国保守派政治哲学。他们说,理智既不能左右社会生命,所以我们应该让一切现行制度依旧存在,它们自己会变好,不用人费力去筹划改革。其一为法国行会主义。这派激烈分子说,现行制度已经够坏了,把它们打破以后,任它们自己变去,纵然没有理智产生的建设方略,也决不会有比现在更坏的制度发现出来。无论你相信哪一说,理智都不是万能的。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下列关于“规范与事实”的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规范是应然,受之于主观意识;而事实是实然,体现的是自然的客观意志。
  B.规范和事实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任何规范的制定应该是限于事实的。
  C.人们的规范总是喜欢超过事实,是因为人的希望和自然界的事实常不相伴。
  D.人所制定的规范如果没有根据事实,实现起来肯定有困难,也没有意义。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教育家得出的儿童教育规范,马克思派的经济学者得出的经济规范都是有事实依据的。
  B.作者认为张东荪等人的“主张理智应该支配一切生活”的观点没有把规范和事实分别清楚。
  C.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潮认为理智就是先见,生命都只有目的而无先见,不受理智支配。
  D.现代哲学主流是反理智主义,从尼采、叔本华以至于柏格森都认识到理智是错误的。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伦理、教育、政治、法律、经济等文科类的学问侧重规范,数、理、化等理科学问侧重事实,可见规范与事实有严格区别。
  B.现代哲学和心理学对于“只论事实,世界文化和个人生活就能顺着理智所指的路径前进”这个观点持肯定态度。
  C.从文中可以看出,张东荪、杜亚泉关于理智的观点与李石岑不一致,杜、李二人还作过一番辩论。
  D.现代哲学主要思潮在政治思想上演出保守派与激进派所代表的两个相反的结论,从中都可看出理智不是万能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焘字景元。举进士,通判单州。州卒谋乱,期有日,焘得告者,徐诣营取首恶,置诸法。知沂、潍二州。沂产布,潍产绢,而有司科赋相反,焘始革之。潍多圭田,率计亩征绢,而蠲①河役,焘不肯踵例,废法还其役,入损于旧五之四,且命吏曰:“吾知守己而已,无妨后人,汝勿著为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