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河北中考命题走向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1 15:1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河北中考命题走向分析
研究近几年河北省中考试卷,我们会发现我省中考语文试卷与前些年相比较,结构上没有大的变动,命题内容已实现了由考查知识到检测能力的全面转变。试卷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
尤其近五年试题大结构没有太大变化,都是由积累、阅读、写作三大部分构成。在分数的分配上基本为12分、58分、50分(2000年例外,为15分 、55分、50分),题数保持在27个左右,这些都突出了我省语文试卷简约明快,以考核读写能力为特点的出题宗旨。
下面从几个方面做点分析,谈谈我对我省命题走向的思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这一部分主要考查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以及现代诗文中的名句的默写和运用能力。考查《教学大纲》推荐的文学名著的相关知识与内容。分值为12分左右。
我省近年来命题形式及特点如下:
1、采用填写上、下句的方式考查对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属于理解性默写,提示篇名及内容要点,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
(前几年此类题型占主流)
3、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某一方面内容的古诗文的积累。
(例:2002年,请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完整诗句。)
4、运用型试题。设置一定的情境,根据情景填写古诗文。(例:2004年第2题(2)小题“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过去我省考题形式比较单一,从2002年开始我省古诗文考查一改以往的明确提问的做法,而加上了更为灵活的题型,如2002年考题:“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语句”。三年来连续考察了有关“长江”“鸟”“春风”“沙漠”“劳动”的古诗句的积累。此类开放型试题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古诗文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我们语文教师明确了今后古诗文教学的方向与目标。2004年又加上了更为灵活的运用题。
  根据近几年试题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和大纲的要求,我们对2005年古诗文积累运用考查的走向作以下预测与分析:
  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会更加突出对背诵默写的考查。考查的范围仍以大纲和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为主(主要是古诗文内容,现代诗文内容一直没有考过)。古诗文积累的考查将会更加注重能力立意,以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理解和领悟为主,将逐步加大鉴赏和运用的分量,并继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客观性试题将会逐渐减少,主观性试题将会不断增加。
试题形式上仍会以以下几种形式出现: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考查对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这种纯粹识记型的默写题将会越来越少。
2.理解型。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