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钓鱼·心态”写作导引
- 资源简介:
约8890字。
材料作文“钓鱼•心态”写作导引
【原题呈现】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鱼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钓到银光闪闪的鳜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鱼饵,为什么您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你要我讲真话,我就告诉你。你的毛病在于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期末复习要点】
核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传统、文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因子、公民意识,写出作文的语文味、历史感、现实感。
思维:主题意识、结构意识、对照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
技法:开篇破题、排比叙例、疑问句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说理透彻具体
语言:准确、生动、讲分寸、合逻辑
【学生例文】
摒弃浮躁
顺德区乐从中学高三(20)班:盘伟坚
在现今21世纪的社会里,繁荣、浮躁这些词语似乎都与城市分隔不开,似乎人人都为金钱与权力而卖力(似乎用得好,注意了表达的分寸),每个人都过得十分的忙碌,为的仅(删掉仅,过于绝对)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心静如水,摒弃浮躁呢?(结合现实,快速入题,设问破题,引起思考)
“天赋迁腐‘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此话出于陈寅恪的口中,在学问面前,陈先生心静如水,但现在有多少专家成了“砖家”?现在有多少教授成了“叫兽”?现在有多少知识分子频频中枪?每一个你我他可曾想过其中的原因吗?你认为演讲的口能讲出几句真理吗?你认为数钞票的手能握得住试管吗?你认为浮躁的心能专注于学术报告吗?(善用排比叙例和反问句式,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文采)如今是一个知识分子稀缺又泛滥的时代,知识分子都(都改为大都)走明星路线了,知识分子都(改为大都)向金钱、权利靠拢了,还有几个能像我们的陈寅恪一样“读书不肯为人忙”?还有几个能像我们的季羡林一样“三顶桂冠一摘,还我一个自由身”?还有几个能像我们的梁漱溟一样“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善用排比叙例和反问句式)
浮躁仅是一种现象而已,归根到底还是那颗向往钱权的心在作怪。(由表及里,追问原因,体现深度)2012年我们中国出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然后地方政府就“大肆”地在搞这搞那,什么莫言文学馆,什么纪念邮戳,什么莫言醉白酒,反正不管有关无关的,都偏要扯上一点关系,为的是什么?说好听点,就是为了推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