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的认识
- 资源简介:
约2990个字。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认识
成都高新新源学校唐开华
摘要: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可行的途径。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另一方面,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剌激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扩想续想联想补想拟想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有想象,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可行的方法。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针对小学生富于想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正是促进其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
训练想象能力的语文教学还有其特殊的意义。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有密切的关系,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中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较深刻地感受作品的内蕴。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另一方面,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剌激语言的发展。下面我简单地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关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些方法。
一、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扩想”,就是拓展教材文句的内涵,或将课文故事扩展。如在阅读课上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时,在分别指导学生初步看图和初步读文之后,抓住文中十一个纤夫的形象特点,图文对照,使学生认识作者是怎样对图进行“扩想”的。读完以后,我又结合写作的片断训练,要学生在十一个纤夫中自选一个进行再次扩想,写成一篇短文。这样由看图到作文的两次扩想训练,有例有据,有仿有作,让学生把自己的某些生活见闻与感受同作品的形象结合起来,以增强作品形象的具体可感性,这对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是很有好处的。又如教古诗《凉州词》时,我指导同学们先理解每句诗意,通过王之涣的笔触展开去体会、去想象在高山大河环抱之下那座巍然屹立的孤城是何等的雄伟又是显得何等的苍凉悲壮,戍边将士的那种孤独哀怨之心绪,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