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保持语文教学的清晰有序

作者:陕西省府谷县府谷中学语文组 康建军  时间:2013/3/24 11:01:0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78
  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活动如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吹皱了语文教学这一江春水,整个语文界被激活了!
  然而,渐渐地,欣喜与激动之余,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的是一种迷乱与困惑,似乎一时间不会教语文了。尤其是,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接踵而至的是“这法那法满天飞”,语文教学的各流派此起彼伏,眼花缭乱中多少语文人晕头转向,其滋味实在难受!再也不能跟着转了——这是我心中不断闪现的一个念头,我要定下来,我折腾不起!怎样才能走出这纷乱中?我需要一个纲!语文教学多少年来一直有《教学大纲》,后又有《课程标准》,这是指导全国的,我要有一个《我自己的语文教学大纲》,让她带我走出迷乱。我的大纲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为什么学语文(关于学习目的)
  1、为了考试
  因为考试考语文,只有认真学好语文,才能考高分。考什么就
  学什么。这是摆在第一位的一个学习目的,是最现实的一个目的,也是最能吸引住学生、最为学生相信的一个目的。
  2、为了写作
  人生在世离不开表达二字,尤其在当今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表达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口头表达从出生一直在生活中训练着,而书面表达则更多的需在学校的专门学习中训练,语文课里有那么多名家范作,正是学习借鉴的好机会。
  3、为了审美
  语文的主要载体是一篇篇文章,这些文章都是从生活中来,读文章就是品生活,在品味中能让我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在日积月累的不知不觉的享受中培养起的是一种审美能力,这种能力越高,我们今后的人生会越有滋味。
  综上,为了考高分,为了会写文章,为了享用生活之美,我们要学语文。
  二、语文学什么(关于学习内容)
  语文什么都学,真是无所不包,简直漫无边际!为此,多少人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删繁就简,其中心只一个字——写,包括学习写字与学习写文章。
  训练“两写”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中心,以此为中心带动其他方面的学习。
  1、书写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众多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最直观的体现,语文能力高低的起码表现应是看能否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及漂亮的文章。
  2、目前考试150分的题有120分左右是靠书面表达拿下,字的好坏与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分数的高低。
  3、写作的习惯是一种很好的审美行为,拥有较高的写字能力就会受到书法艺术的熏染,拥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就会经常沉浸在品味生活的美好中。
  两写能力的训练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中心,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中心。可是,现实是:不少学生高中毕业,学了十二年语文,却不会写字不会写文章!不能写,何谈语文能力,何谈语文素养!两写能力是硬功夫,抓住了“两写”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再不要求全求多了,语文有时承载不了那么多,追求得多了,最后可能什么也抓不住。首先应抓住核心的东西,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扩大。
  三、怎么学语文(关于学习方法)
  ——五决一法
  1、五字诀:
  一曰读。每天保持阅读的习惯,至少保证读一篇文章。
  二曰品。每天养成留心生活、品味生活的习惯。至少捕捉到一个动人的生活片段。
  三曰写。每天写一次,时间长短不限,内容多少不限,可以自己练笔,也可以摘抄练字;贵在每天都写,不中断。
  四曰记。每天必须记住一些东西,可以是好词妙语,可以是佳章美句,也可以是一些零散知识等一些需要识记的东西。
  五曰题。此项完全服务于屈从于应试,仅有语文能力还不一定能考出高分,还需了解掌握一些考试规律与技巧,所以每天还得接触一点试题,而且绝对不能长期远离做题。但每天做题的量上不能求多,一点儿就行。
  此五诀可使学生从语文的漫无边际中解脱出来,其实当前的教考分离体制下(即课本内容基本不考),学生经常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铭记此五诀,每天的学习便有方向。
  2、一大法
  积累——学好语文的第一大法。
  这两字是语文学习的精髓,语文学习千万不能离开积累,这是由其琐碎又庞杂的学科特性所决定的。每天都要积累。
  以上就是我在语文教学及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时的一个大纲,它相当于我行动的指针,但让专家看,这个所谓的大纲可能问题太多、漏洞太多,尤其是它不够全面,不够严密,甚至有失偏颇甚而偏激。可是几年来,我们的好多东西恰恰是太追求全面太追求严密才让人无所适从!自从有了它,我便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左右摇摆,它使我的教学有了定力,几年的实践已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