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ppt268
- 资源简介:
共14张,课件制作精美,配套教案约2470字。
故都的秋
一.导入:一年四季,各有特色,然而秋天,却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在他们的笔下,秋天不仅有色:霜叶黄花,秋草碧水, 而且有声:秋风萧瑟,残荷听雨;不仅有形:天高云淡,北雁南飞,而且有情:哀怨悲喜,委婉含蓄。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一起去感受、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色、怎样的声、怎样的形、怎样的情。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1——11自然段,边读边完成两个任务:(播放《秋日私语》)
1.在文中找出突出故都秋天特点的词语或句子。2、找出文章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幅画面的内容
明确:生:清、静、悲凉。师:在书上哪个地方?(第一自然段)请勾画出来。我们一起来读这一句话,注意体会这句话的重音。(学生易把重音放在“清、静、悲凉”上。)这是北国之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
师:“清”、“静”、“悲凉”不是空穴来风,它来自作者对故都秋景的客观感受上。
明确:秋晨庭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提示:作者所写的景似乎是信手拈来,无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这些景虽散,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清、静、悲凉。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本文正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三.赏秋画: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景物,声色而已。”下面请同学们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去想象景物、欣赏画面。
描写了哪些秋声和秋色?(分两组找,讨论)
观秋色:现在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明确: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暗黄色)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提问:A、本文选择的秋色又有什么特点?(颜色的格调)
明确:冷色调。用青蓝色 ,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
B、面对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处处散发着丝丝的凉意。(凄清如许。观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哟!透人肌骨。)
闻秋声: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声:鸽声 帚声 蝉声 风雨声 人声
A、如果说,秋色的描写是“清”;那么,秋声呢?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
B、写了秋声,为什么我们还说它静呢?
明确:反衬。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的鸣叫、扫帚扫街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艺术家们往往用这种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来取得更强的表达效果。在《荷塘月色》中也有这种用法,用蛙鸣来衬托月下荷塘的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