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中考作文浅析
- 资源简介:
约1850个字。
2014年河北中考作文浅析
2014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衣着与生活息息相关,衣着反映着一个人的性格、修为,衣着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体现着不同的感情、生活状态……请以“这样的衣着”为题目写作文。
浅析
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初三语文组曹传浩
清代诗人黄遵宪在《杂感》中有言“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摈弃假大空而侧重考生的“独抒性灵”,正切合语文改革的题中之义。
纵观近五年的中考作文题———2009年“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的命题作文、2010年“来了”的半命题作文、2011年“陪伴”的命题作文、2012年“我与的亲密接触”的半命题作文以及2013年给了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的自命题续写作文———我们不难发现,中考作文的考查维度渐渐趋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真实情感的表达。当作文题目摘下“高冷”的面纱,变得“日常化”无疑会更有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抒发。而今年河北省中考作文是话题作文———“这样的衣着”,更是一次特点鲜明的作文题设。
一、宽泛的相关性与灵活的自由度
对于话题作文来说,其考查的一个核心问题便是考生的“发散思维”,即围绕某一材料(或某一触发点)———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已占有的实际材料的基础上全面拓展思维空间,而宽泛的相关性与灵活的自由度是话题作文的两大显著特点。“这样的衣着”,衣着,即一个人身上的穿戴,包括服装的式样和穿戴的方式等,而这恰恰是考生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之一,这就给了考生非常广阔的选材空间,只要与衣着相关的材料皆可入文。而且从体裁选定上也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围绕“衣着”可叙事、可议论、可说明。
二、隐现的限定性与多样的指向性
闻一多先生曾用“戴着枷锁跳舞”形容自己写作,其实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次写作。“跳舞”自然指的是文思涌动,行云流水的行文,而“枷锁”则指的是写作过程中的主题限定等需重视的约束条件。“这样的衣着”,这是一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衣着”,前面有一个定语成分———“这样”,这就说明,一方面,当考生在写“衣着”的时候,必须要凸显出是特定的衣着,即一定是某一时间、某一事件或某一场景中的衣着,绝然不是漫无目的的信马由缰;另一方面,一旦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