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1050个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复习要点及试题
一、文学常识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二、语音、停顿
1、说yuè 鬲gé 拂bì
2、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四、古今异义词
1、举于版筑之间筑:今义,建筑、修路 古义,捣土用的杵
2、举于士士今义,士兵 古义,狱官
3、百里奚举于市:市今义,城市古义,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五、词类活用
1、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2、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劳累
3、饿使......饥饿
4、空乏使.... 穷困缺乏
5、所以动(使......惊动)心忍(使.......坚韧)性,行拂乱(使……颠倒错乱)其所为
6、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7、入则无法家拂士:在里面,指国内。
8、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指国外。
六、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七、重点词语
1、故天将降大任大任,责任,担子。
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意愿)。
3、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4、衡于虑:思虑堵塞。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而后喻:明白,了解。
八、重点句子解释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会有灭亡的危险。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