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4 18: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00字。       
 高三语文复习备考计划
王宗贤宁波北仑明港中学
一、 复习计划
分三个阶段
1、五、六册语文课本的学习
  五、六册语文课本文本的选择具有思辨性强、内涵丰厚、文化品位高的特点,重点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辨、鉴赏评价的能力。
2、第一轮复习,分两个阶段:
(1)文本复习及会考准备。重点是现代文字词、文学常识、精彩语段的复习和文言文字词基础的复习;
(2)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的划块复习。
3、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抓得分点。
二、 关于第一轮复习:
1、 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明确复习备考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的性质、基本理念以及学生的发展目标都作了较为明确地论述,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同时是高考出题的基本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不可偏离的方向。高考试卷的客观题由原来的20道减为15道,又由15道压缩为14道,诗歌鉴赏题改用主观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分值增加为8分。这些变动都明确体现着高考注重学生语文素质、语文能力考查的改革方向。
如果说“新课标”是通向高考彼岸的灯塔,那么,《考试大纲》就是航线,他为我们界定了高考的知识范围、考查方式(题型)、分值,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尤其要重视近五年高考考纲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趋势、变化的背景,以便从容应对。
2、 认真研究高考试题尤其是近三年来的高考题
高考改革是稳中求变,在保持基本题型稳定的前提下,每年都有变革创新之处。尽管浙江省自2004年单独命题,但其试题类型试卷结构及命题方向都与全国卷是一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在变,怎么变,变革的方向是广大高三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到高考题里去找答案,通过对近3到5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是能够总结出规律的。比如文言文翻译,从 2002年单独设题,2004年又将赋分增加到8分,其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诗歌鉴赏从考查方式由客观改为主观题也是基于这样一目的。2005年,标点符号的考查形式也有可能采取给出一段文字加标点或放在短文综合改错中考查。因此,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第一年带高三的老师。通过研究高考试题可以从认识上缩短与高考的距离,找到应对高考的感觉,进而做到“三有:心中有高考,心中有题型,心中有方法。”
3、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首先是重视,学生往往很重视语音、词语、病句、标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等这些考卷中直接考查的题型,而对并非直接考查的基础知识的基础知识则重视不够。有些学生到了高三,对词类的区分、句子成分、单句结构以及修辞格的特点及用法还是模糊一团,这些知识搞不懂,直接影响了学生解答一些基础性题目的准确率
    其次是要讲究方法。复习基础知识一方面要在基本概念和原理上花时间,另一方面注意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确类型类型、懂得规律、掌握解法。比如病句,高考有六种类型,每种类型就让学生明白道理,知道错在何处,怎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