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
- 资源简介:
约9390字。
未考先知: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信息归集与高考命题预测(含答案)
一、信息归集
1、2015《考试说明》解读
2015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和2014年相比,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默写范围、能力要求、时间、分值、难度等方面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可谓一脉相承,体现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原则,这是基于社会大背景和新课标考试省份逐年增多而需要阶段性稳定的考虑。
只是题型示例有两处变化:(1)2015年文言文阅读新增了“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的新题型;(2)实用类文本阅读新增了“新闻材料阅读”的题。
2、2014年高考考情报告
(1)论述类文本阅读。卷Ⅰ选的是关于“悲剧”的材料,着重考查考生的“审美”水准和情趣,知识性和文艺性很强;卷Ⅱ选了关于“食品安全”的材料,考查考生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时代性和现实性很强。设题中规中矩,难度适中。
(2)文言文阅读。卷Ⅰ选了《旧唐书•于休传》,卷Ⅱ选了《明史•韩文传》,均为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选文长度均为650字左右。题型有:文言实词、断句、文意概括、文句翻译。
(3)古代诗歌阅读。卷Ⅰ选了宋词,卷Ⅱ选了唐宋诗(两首),考查点相对稳定,突出考查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情景关系、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等。
(4)名句名篇默写。卷Ⅰ、卷Ⅱ的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和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卷Ⅰ选了叶紫的《古渡头》,卷Ⅱ选了刘庆邦的《鞋》,均为中国小说。均有一定的深度,体现出不同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材料长度均为15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探究文本的深刻意蕴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6)实用类文本阅读。卷Ⅰ、卷Ⅱ均选了科学家的题材,卷Ⅰ选了邹丽焱的《玻尔传》,卷Ⅱ选了《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一为外国科学家,一为中国科学家。所选传主多为在不同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7)语言文字运用。卷Ⅰ、卷Ⅱ考点均为成语、病句、连贯、图文转换等;成语考点,考查成语辨析能力,题型为选填成语。图文转换,主要是考查根据图中的活动构思框架写一段话。
(8)写作。2014年高考和以往一样,作文考查均为新材料作文。卷Ⅰ选了关于“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卷Ⅱ选了关于给动物“喂食”的材料。切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考生有东西可写。
二、命题预测
(1)论述类文本阅读|——2015年高考,考社科类文的可能性大。
(2)文言文阅读——2015年高考,考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3)文学类文本阅读——2015年高考,考中国小说的可能性大。
(4)实用类文本阅读——2015年高考,考新闻阅读的可能性大。
(5)写作——2015年高考,考贴近生活实际、蕴含丰富的材料作文。
三、典题示例
(一)现代文阅读
【2015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联考卷(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应该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中介转化地位决定了教育只能着眼于人的发展。然而,教育培养的不是抽象的人,不是无价值内涵的人,而应该是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