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20字。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广水一中 魏传鹏
重要作用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它是书面语中表达意思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要正确理解文意,必须考虑标点的作用;要准确清楚地表达意思,必须正确运用标点符号。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辨别及时纠正误用的标点符号,让标点符号帮助书面语更好地表情达意。
考 点 例 析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误用标点符号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同是句内点号的顿号、逗号、分号用法混淆不清。
〔一〕.顿号误用。
1.分句之间用顿号
〔1〕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即“奋发”之后),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2〕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里也有的。“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结论、五散会。”
引号中的词语是五个并列的独词句而不是充当某一句子的成分,因此它们之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2.并列短语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3〉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并列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沪剧”“黄梅戏”之后应改用逗号。
〔4〕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水平。
“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和前面的“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并非处于同一层次,因此“人造卫星”前不应用顿号,应用逗号。
3.连词前面用顿号
〔5〕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或”、“和”、“及”、“与”)前面,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4.概数之间用顿号
〔6〕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哥、表妹、同学……(1993年高考上海卷试题)
〔7〕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婉蜓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1995年高考全国卷试题)
邻近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数量,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三”和“四”)并列了,这不符合句子原意。
5.集合词语用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