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 资源简介:
约2780字。
合理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金玉良言
【内容提要】:情境教学可谓贯穿于每一学科。教师如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那么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厚的课堂氛围,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导入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的创设入手,举出课堂教学中的例子来论述如何让初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愿望更强烈,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情境教学;导入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
情境教学可谓贯穿于每一学科。教师如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那么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浓厚的课堂氛围,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情境该如何创设呢?
一、 创设导入情境,调动学生情绪
情境导入法是大多数教师会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节语文课若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头的导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它能营造出与将学内容相应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得到调动,也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情感熏陶。
例如,在进入对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的学习之前,我就先展示出体现母爱亲情的画面,并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后,我就请学生来谈谈自己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和母亲对自己的爱,自然而然带着感动的情绪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这不但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而且也适时对他们进行了亲情教育。
再如,在赏析《木兰诗》前,我向学生讲述了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的大概情节,包括片中花木兰、木须龙的形象,军营中的生活等,都深深吸引了学生,然后我自然地将话题引到了诗歌上来,让学生感受一下文中的木兰和老师讲的木兰的区别。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都想了解木兰是一位怎样的女子。不用说,把握人物形象就容易多了。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