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讲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31 8:1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130字。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讲义
  引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国人灵魂的咏叹,诗歌是中国人浪漫精神的体现。一部中国史就是在无数诗人热情的讴歌中绵延,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在无数诗人深情的吟唱中传承。
  学习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之精髓,让圣火代代相传。
  吟咏古典诗词,陶冶我们的情操,“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味古典诗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领略诗词歌赋的神韵。
  一  了 解
  (一)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
  白居易《与元九书》:“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1.浓郁的抒情性——“根情”
  (1)由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引述于右任和丘逢甲的诗句阐述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导入,说明诗歌的移情作用。
  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2)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主体(作家的主观情感)与客体(客观的自然界或社会生活)相统一、相融合的结果。但诗歌却是主体性最强、主体特征表现得最为鲜明的一种文学形式,是最富于激情和最具感性色彩的文体。即使是叙事诗,也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因此,鉴赏诗歌时,要善于把握诗歌的情感,或者说,对诗歌的把握应该是情感式的。
  《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上邪》直抒胸臆,用呼告的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忠贞,感情喷薄而出,感天动地。而《夜雪》似乎只是客观地描摹景物,作者通过触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从侧面描写夜雪之大、雪夜之冷,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氛围;但细细揣摩,不难发现,外在环境的凄冷与诗人当时被贬江州时内心的孤寂凄凉相互呼应,诗人其实是借夜雪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苦。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是较为常见的抒情方式,后者尤为中国古代诗人所习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诗歌史上,早期文化发达的国家——希腊、巴比伦、印度,最早出现的都是叙事诗,描写的内容多是英雄传奇,宗教色彩很浓;而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另辟蹊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一部抒情诗,它描写现实,描写人的生活,富有人情味。可以说,中国古典诗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