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动作,突出性格——跟名家学运用“动词”
- 资源简介:
约3250个字。
着眼动作突出性格
——跟名家学运用“动词”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邮编:272504 手机:13406260263 农行卡:6228481332991808813
【导语】
苏联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曾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词,那你就可以安心地写你的句子。”古今中外,无论文学大家还是诗赋名人,对动词的运用都颇有讲究。还记得“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活化出了怎样的一种活生生的春光灿烂的情状吗?还记得《孔乙己》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之“排”和“他从衣袋了摸出四文大钱摸”之“摸”的鲜明对比,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孔乙己一步步被逼上绝路的社会现实吗?还记得《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等一系列动作描写所寄寓的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吗?是的,“性格的生命在于动作”(亚里斯多德语),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几则运用动词的精彩句段,跟随名家去学习一下动词运用的方法。
【名家佳段】
例1.红梅枝上正开着花,清香一阵一阵地送到(他)觉慧的鼻端。他伸手折了短短的一小枝,拿在手里用力折成了几段,把小枝上的花摘下来放在手掌心,然后用力一捏,把花瓣捏成了润湿的一小团。他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是他满足了,因为他毁坏了什么东西。他想有一天如果这只手变大起来,能够把旧的制度像这样地毁掉,那是多么痛快的事。
——巴金《家》
例2.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
——海明威《老人与海》
例3.书记官站起来,开始宣读起诉书。……结果他的声调就混合成不间断的嗡嗡声,听得人昏昏欲睡。法官们一忽儿把胳膊肘倚在圈椅的这边扶手上,一忽儿倚在那边扶手上,一忽儿闭上眼睛,一忽儿又睁开,彼此交头接耳。有一个宪兵好几次把刚要开口打呵欠的那种痉挛动作压下去。……玛丝洛娃听着书记官朗读,眼睛盯住他,时而呆呆不动地坐着,时而全身一震,仿佛打算反驳似的,涨红了脸,后来却沉重地叹了口气,把手换一个放处,往四下里看一眼,随后又凝神瞧着宣读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例4.在那山坡前,战经八九个回合,八戒渐渐不济将来,钉钯难举,气力不加。……那呆子道:“沙僧,你且上前来与他斗着,让老猪出恭来。”他就顾不得沙僧,一溜往那蒿草薜萝荆棘葛藤里,不分好歹,一顿钻进,哪管刮破头皮,搠伤嘴脸,一毂辘睡倒,再也不敢出来。但留半边耳朵,听着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