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备考名句默写:《论语》《诗经》名句整理
- 资源简介:
约12730字。
山东高考备考名句默写:《论语》《诗经》名句整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03全国)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 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004天津)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004湖南)
——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005全国)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004全国、2005上海)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2005江苏)
——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009全国)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4.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反:类推)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