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7科8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5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7/28 18:4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9 总计:2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7科8份)
  ~$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 —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物理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英语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地理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历史试卷.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理科).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文科).doc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卷
  2015.7
  说明: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第Ⅱ卷、第Ⅲ卷及答题纸四部分;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所有答题内容写在答题纸上;
  3.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 Ⅰ 卷
  一、阅读《乡土本色》选段,完成1~4题。(每题3分,共12分)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miǎo)    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xié)    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 ① (漂泊无依/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 甲 ,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 乙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 丙 , 丁 。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 ② (抛井离乡/抛妻弃子);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miǎo)     视      白首(xié)      老      粘     着
  2.在文中①②处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飘忽无定     抛井离乡     B.漂泊无依     抛妻弃子
  C.漂泊无依     抛井离乡     D.飘忽无定     抛妻弃子
  3.将下列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文中的甲、乙、丙、丁处,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②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
  ③迁移是变态               ④世代定居是常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4.第一段提到“我”初次出国时奶妈塞给了一包灶土,下列诗句与这一风俗所体现的内涵一致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刘邦)
  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
  C.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孟郊)
  D.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宋•王安石)
  二、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5~8题。(每题3分,共12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孟子》发展为对话体的论辩文,《荀子》《韩非子》已经发展到说理散文的高级阶段。
  B.庄子是寓言创作的圣手,鹏徙南冥、庖丁解牛、望洋兴叹、守株待兔、涸辙之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自《庄子》。
  C.陶渊明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东晋人,著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优美诗文,他的田园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D.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善于运用象征、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揭示“现代人的困惑”,《变形记》就是这样一部代表作。
  6. 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鼓瑟希,铿尔
  B.①吾与点也               ②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C.①闻而审,则为福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D.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②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C.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
  D.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
  8.对下列句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我不这么认为
  B.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这是夫子说的呀
  C.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
  所以流传天下的人却不多
  D.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不曾看到整头的牛
  三、(共6分)
  9. 在横线处写出作品的原句(限选其中6道题)
  ①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④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⑥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⑧         ,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四、阅读《秦腔》选段,完成10~11题。(共10分)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于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所以,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