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20届)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全科试卷(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二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7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12/26 19:53: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数学(文)试卷.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数学(理)试卷  .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doc
  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doc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20届)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卡上)
  第一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9分)
  ①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
  ②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③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④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
  ⑤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大有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被消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
  一种强制性行政处罚措施。
  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
  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
  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
  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
  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
  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
  鞭辟入里。
  B.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官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
  C.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
  论题集中。
  D.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五代的贬谪史,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
  和命运沉浮的写照。
  B.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关
  系亲疏密切相关。
  C.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
  D.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
  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百年震柳
  梁 衡
  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