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全科试卷(8科9份,含听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16SG2 XL-09.mp3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doc
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
语文学科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文化产品缺乏创造力仍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创新成本高盗版成本低、创新收益低盗版收益高的利益怪圈,打击了文化原创者的自信,也助长了抄袭盗版者的嚣张;原创力不够,产业链不健全,致使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
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以深层次改革为动力。从国家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来看,一旦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文化投融资体制的创新、文化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等,都将成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会更加直接地提出文化生产关系适应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在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改弦更张,从创新中找出路,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的时代背景下,体制机制创新成为激活创造力的前置条件。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将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直接管向间接管、由单一行政方式管向多种方式管转变。推进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完善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将为创造力的释放提供“催化剂”和“保护伞”。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层次改革,将从体制机制上解放生产力,释放文化发展活力。
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人才是文化不断创新与永续发展的“永动机”,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社会资本在文化原创和资源整合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文化内容研发与制作、生产、传播及衍生开发的环节有效链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发展环境,才能涌现出更多敢为人先、执著求索的创新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发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当创造力真的成为一种财产,并像其他财产一样受到法律保护时,创造力才能成为生产力,因而,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通过各种价值杠杆,有效引导企业主动创新、大胆创造,强化创新创造在文化产品与服务价值链上的高端地位,提升文化创新创造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激发文化创造力,需要打开全民创新的闸门。全民文化创造力的充分释放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只有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才能使创造力不断迸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当前,以“众筹模式”为代表的文化产业融资模式创新,已经凸显出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众筹模式”和传统项目融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投资方是大众,决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这一有利于激活民间资本,激发社会力量的创新方式,正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
(选自人民日报《反思文化创造力 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寨、抄袭、剽窃、盗版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层出不穷,致使文化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薄弱。
B.在经济转型时代,我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适应,必须调整思路,努力从创新中寻找出路,才能让有限的资源产生更大的效益。
C.营造新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就必须彻底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真正让市场来主导文化发展方向。
D.只要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就能使创造力不断迸发,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列举了我国当前文化产品缺乏创造力的原因,目的是引出文章的观点,即如何激发我国文化的创造力。
B.文章从三个角度论证了激发文化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这三个角度也是文章的三个分论点。
C.文章第三段是围绕本段第一句话来论证的,作者从尊重人才、保护创造力谈起,得出“培育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的论点。
D.作者用比较“众筹模式”与传统项目融资的不同,论证了“众筹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融资方面的巨大优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调整文化产业政策、创新文化投融资体制、彻底开放文化市场准入条件,推动国家经济转型,才能激发文化创造力。
B.推进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进程,完善保护和创新的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优化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利于释放文化创造力。
C.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D.“众筹模式”凸显出了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激发社会力量,展现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公鸡
岑燮钧
杨瑞凤曾是剡剧界的头牌老生。
在舞台上,她气场极大,任是怎样的名角,都得喊她一声“爹爹”或者“老爷”,看她行事。她一开腔,声若洪钟,丹田震动,喷口激越,气势磅礴。可是,到了台下,卸了妆,人们发现她只是一个小老太。
晚年的杨瑞凤已很少登台,因为她身体不好,眼睛也不好。
剡剧是小生小旦戏,清一色的女演员。女孩子自然不大喜欢演老生,所以,来杨瑞凤处拜师的不多。
目下倒是有个学生,是自己剧团的,叫李敏。可惜李敏先天不足,长得太秀气,声音也不够洪亮,时有雌声,是为大忌,这让她很是操心。每次来上课,她都逼着学生喝人参汤,希望她能长壮些。偏是李敏对气味过敏,捏着鼻子,喝参汤如喝毒药。渐渐地,她来得不如以前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