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阅读与鉴赏练习题
- 资源简介:
约2320+2730+1840字。
阅读与鉴赏(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安徽高考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6分)
【参考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郑州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月考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①,书所见
南宋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②,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释】①检校:此处为巡视游赏。山园:稼轩在灵山的住处。②分社肉: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社神的牲口肉。
……
阅读与鉴赏(三)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2010全国卷)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5分)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1点1分)
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1分)、对不同情况的反应(1分)来描写的。(或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案】描写素蝶种种活动,表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2分)。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美政)的依恋和向往(2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4分)
【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三、美文赏鉴
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
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之后,他从监狱里走来,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
……
阅读与鉴赏(一)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2013年山东高考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6分)
【答案】文中的“烟”具有洁白、轻盈、飘渺、流动的特点。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颜色比喻成云,是因为水气自身的颜色,还因为水气是在月光普照衬托之下,更显出洁白。这不仅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同时用“流” 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烟的被风吹动时千变万化、飘依无定的姿态。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案】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景色打动,勾起无边的思乡之愁,于是起身寺外,举头望天,心中泛滥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思乡怀亲之愁不免更加深挚,所以“不眠”。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亳州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模考题)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乾道二年(1166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之三山。①玉瀣,一种美酒。②《黄庭》,是道经的名称。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