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5 10: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献给母亲的歌》教学案例
坊子区华远中学  李云霞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叙事性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传记,有的是回忆录,讲述了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他们会让学生领会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二、学生分析
  (1)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脚步书写人生。初二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渐趋于成熟,对人生、对母爱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2)厚积而薄发。新课标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是在学习了课文《我的母亲》(胡适)之后,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的伦理亲情,引导他们感受爱、理解爱、奉献爱。
  三、设计理念
  (1)初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间,却将父母摒弃在自己的心门之外。学生家长为生活奔波劳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学生很少有机会与父母倾心交流,难免产生隔膜,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增进感情的契机。
  (2)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应该引起我们的一个警惕: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雷同化日趋严重。从单元片断练习到中考作文,不难看出,凡写人的作文,人物形象大都“似曾相识”,甚至出现“千人一面”之现象。问题这般严重,除了使我们的作文质量难于提高到一定的层面外,也势必影响学生日后之发展。究其原因,避开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之类的客观因素不谈,主要是在感情的空白,致使学生作文千篇一律,无病呻吟。本次活动以课本教材为依托延伸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进行情感的震撼教育。写真人真事,诉真情实感。    
  四、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声音文件《烛光里的妈妈》、《懂你》)
  2.阅读材料:老舍《我的母亲》
  3.朗读材料:树儿《娘啊娘,我的疯子娘》
  五、活动目标
  1.学会圈点批注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精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口语交际或书面写作等)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爱是至高无上的,学会尊重母亲,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课间让音乐流淌在教室里,烘托一种氛围。)
  2.导入学习: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学过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之后,今天在让我们走近老舍的《我的母亲》。
  (二)赏析评点
  1.提前发放阅读材料《我的母亲》
  2.阅读要求
  勾画精彩之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