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高考与高三古诗文新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0/13 12:56: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新课标、新高考与高三古诗文新授
湖南省津市市第二中学  孙智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新课标、新课改体现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倡导、积极推进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这个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指挥棒的指挥下,逐步进行,指挥棒就是考试。
古诗文是历年高考语文卷中的一个重要部件,而高考是指挥棒,是一种导向,高考考什么,学生学什么,老师怎么教,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在全国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古诗文阅读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毋庸讳言,前些年高考命题者对这“浅易”的度把握的不够好,选文较为冷僻,与教材有差别,阅读障碍陡增,另外命题也不够科学,结果弄得学生和老师怨声载道,对中学古诗文教学不具有稳定作用,特别是给高三的古诗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展读2003年高考语文卷,我们看到古诗文阅读试题严格遵循了“大纲”和“考纲”的要求,兼顾了导向功能和选拔功能,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使考生也有较好的得分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整个试卷的难度。先从文言文阅读的选文看,材料出自《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延续了这一类文章选自经典的传记文的传统。对于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有关裴矩的这两段文字确是浅易形式的文言文。由于选文与教材相仿,符合高中生阅读和大纲要求,没有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故而可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再从设计的试题看,命题在教材框定的范围内,题目平实浅易。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翻译的考查,几乎都跟教材有关联,其有利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十分清楚。比如第11题对词语的解释,A项“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中的“讽”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同,都属“劝告”这个义项。B项“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哂”在《子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