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80字。
高考诗歌鉴赏题解题技法
高考以古典诗歌鉴赏的考查为主,包括对所选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以及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一. 剖析诗歌的意象。
1. 明晓诗歌体式与诗歌意象的对照关系。
鉴赏诗歌时,我们要立足文本,潜心研究,仔细品味,依凭文本,明确诗歌体式。诗歌体式不同,诗歌的意象也不同。一般讲,体式与意象之间,有鲜明的对照关系。写景诗中的意象一般为所写的景物;叙事诗中的意象一般为叙述主体(人、事、物);抒情诗中的意象一般是抒情主人公(常常是自己);哲理诗中的意象一般是借以明理的景或物。明确体式与意象的对照关系,诗歌的意象就不难确定。
2. 熟悉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惯用意。如:
杨柳――离别 菊花――傲视 落叶――失意
青松――高洁 梅花――坚强 竹子――虚心
鸟――自由 浮云――游子 月――思念、思乡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凉、哀伤
寒蝉――悲凉 雨――清新或忧愁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鸳鸯――恩爱夫妻
丁香――忧愁或情结
二. 识记鉴赏评论的术语。
现在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命题形式为主观题,不仅要求能理解,还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表达出来,要想表达得准确、贴切,就离不开鉴赏评论的一些术语。现分类概括如下:
1.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在诗歌中很少用。其中,抒情有的直接(直抒胸臆);有的简接,如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等。
2. 写作方法:衬托(正衬、反衬)、映衬、以动衬静、讽喻、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象征手法、先扬后抑、以小见大、虚实相济、白描勾画等。
3. 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
4. 语言:形象、生动、准确、质朴、通俗、活泼、精练、凝练、洗练、明快简洁、含蓄委婉、清丽流畅等。
5. 风格:婉约、豪放、低沉、沉郁雄浑、沉郁悲凉、清俊飘逸、寄寓深远、激昂悲壮、深婉细腻、含蓄蕴藉、清空流畅等。
6. 章法:悬念、伏笔、铺垫、照应、点睛、点题、复沓、起兴、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等。
7. 情感:欢快、欣喜、向往、热爱、喜悦、渴望、仰慕、追慕、恬淡、闲适、孤寂、焦躁、无奈、失望、遗憾、忧愁、厌倦、忧伤、憎恶、同情、担忧、痛惜、惋惜、怀念、哀怨、凄苦、消沉、苦闷、愤懑、激愤、怨愤、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世等。
8. 性格:自信、诚实、有正义感、疾恶如仇、孤傲清高、狂放不羁、坚强、坚贞、刚直、果断、慷慨、洒脱、坦率、开朗、脆弱、荒淫、颓废等。
9. 环境:幽静、幽僻、僻静、冷清、清静、肃杀、萧条、萧瑟、悲凉、凄凉、苍茫、喧闹、幽深、清幽、恬静、安适、静谧、远与近、高与低、大与小、动与静等;
色彩:红与白、深与浅、明与暗等;
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三、牢记答题的技巧。
在把握试题中所给地重要信息、剖析诗歌中的意象和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答题时还要注意:
1. 紧扣原诗内容。
命题者的目的诗看看考生是否真正读懂诗歌,因此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赏析,必须结合原诗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千万不要脱离原诗空泛而谈。
2. 点面结合。
如果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可以在概括表述的同时,适当展开对个别诗句的简析。
3. 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相结合。
如果是对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往往二者是结合在一起进行表述的,很难孤立地回答其中一项内容,也就是说,当要求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达技巧中的一项时,可以从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两方面一起来回答,因为这两方面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4. 要用规范的术语。
在答题时,要尽量使用文学鉴赏中的名词术语来解答。
综上所述,鉴赏诗歌时,首先要研习题目,进而剖析诗歌的意象,结合其他重要的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准确规范地使用鉴赏评论的术语,恰当地运用答题的技巧,这样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 鉴赏的基本题型与解题指导
(一)关于形象
1. 人物形象简析题
例1.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幕云平。
问: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