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导学案 (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约3490+1290字。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学案。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专题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常见修辞手法并能明确其表达效果
2、准确找出古诗词中所用修辞,并规范答题
【导入学习】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结合平时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的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叠字、反复、顶针、反语等。
【自主学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明有什么好处。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②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③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
⑦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二首》)
【答案】
1、比喻:化呆板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使所表达的事物,形象而生动
3、夸张: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4、用典:借古抒怀、文化底蕴深厚
5、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6、反问:加强语气 感情强烈
7、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二、例题展示: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秋后作者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
诗的第五、六句除对偶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案】①运用比喻手法来正面描写清溪的清澈。②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把两岸的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③给人以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之感。
[析诗]清溪的水色使我感到清心,独特的水色与我之前所见江流大不相同。试问新安江那能比得上清溪这样清澈见底呢?清溪清的可以看到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梭。傍晚的时候常听到猩猩的啼叫,仿佛是在哀伤远离他乡的游子。
总结答题方法:
①准确指出用了哪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