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100字)
2 0 0 5 — 2 0 0 6学年度上学期
高 中 学 生 学 科素 质 训 练
高二语文同步专题——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和用法
[点号]
1、句号(。)
①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祈使句(例:请把门关上。)也用句号。
②引号后的句号:如是全引的,即引文是独立的,句号加引号内;如引文成为行文中的一部分,即不是独立引用的,句号加引号外。
例: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
(没发觉问题吗?以上例中最后的句号和引号都应颠倒一下,动手改过来吧!)
2、问号(?)
①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 我们的老师,不是最可爱的人吗?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的学生。
②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未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这可是考试常考的,有时为了迷惑大家,表选择的几个句子会拉得很长,千万别给骗了。)
例: 你是先乘“神十”到国际空间站看一下,还是直达月球去游览呢?
还有,首先要判断该句是不是选择疑问句,因为有些句子,是一连串的问句,会连用许多问号。
例:倡导“自主创新”,是否就要彻底否定“市场换技术”?“创新”与“交换”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自主创新”怎么创?谁来创?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③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未。 例: 怎么啦,你?
④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整个句子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 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⑤局部引用,以下情况保留问号: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3、感叹号(!)
①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主语和谓语倒置的应注意把感叹号放在句未。 例:真酷啊,舟捷轮!
②语气很重,很强烈的析使句用叹号。例: 祥林嫂,你放着罢!(这可是致命的一喝。)
③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例: 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④局部引用,以下情况加叹号:墙上贴着“严禁吸烟!”的标语。
4、逗号(,)
①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 新加坡的廉政来自一整套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氛围、政府透明、法治和严厉查处机构等,高薪是其中一种因素,但决不是主要因素。
②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例: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③用在并列词组之间。各项之间有不同的层次分别,逗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并列层次,顿号则表示同一层次中各个成分的并列。
例:水稻□小麦□棉花□化肥□石油□煤炭,这些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动动手,看在小框框中哪个应该加逗号。在“棉花”后,对了嘛?)
5、分号(;)
①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教育问题,是受教育者不能公平分享到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医疗问题,是患者享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住房问题,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基本住房财政资助……
注意:多重复句中,并列分句不在第一层,分句间不可用分号。
例:学校管理不善,学生经常迟到;自行车乱放;公物毁坏严重。(句子第一层在“不善”后,后面第二层分句的并列用分号显然有“欺上”之嫌了,应将句中分号全改成逗号。)
②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