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60字。
2005年教育创新论文
科目:语文
作者:李红英
单位:浏阳市沿溪中心学校
联系:2876420
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学生思维的创新需要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需要兴趣作为第一动力,需要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作保障,同时还需要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关健词:更新观念 激发兴趣 课堂氛围 学习新方式
一次,朋友恰巧有急事,需我代上一节课。依朋友嘱托,走上讲台,我便安排学生自己学习《羚羊木雕》。不几分钟,有学生发言了:“老师,我学完了,可以干别的事吗?”我很惊讶:“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他坐下了,仔细读起书来,还不时与同桌交谈。下课后,学生把学习笔记拿来给我看,令我更惊讶的是没有老师讲的课文他学得非常透彻。
原来,学生的思维可以如此活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多么重要。
长期以来,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教师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很少站在学生角度,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课堂上,教师也常常自以为是地向学生倾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认识;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学生长期没有了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慢慢地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越来越淡漠,自信心越来越不足,能力也越来越差,更谈不上有创新思维。学生反而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创造性学习的潜能被无情地扼杀了。这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在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语境中,教学观念是一种指导课堂教学实施、操作的思想和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支配和控制着教师的行为,并通过教学设计和操作传导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的互动中,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整体进程、主导氛围和主要情节等。教学观念是统治和主宰课堂教学运作的看不见的“手”,是课堂教学中大量复杂现象的灵魂和核心。一句话,教学观念赋予教师一种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基本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和主要流程。一位特级教师说得好:“语文教师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不容置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观念。
二、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