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两首》同步训练
- 资源简介:
约3190字。
2016—2017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毛泽东词两首》同步训练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层林尽染 尽善尽美 尽管 尽情
B.鹰击长空 义愤填膺 赝品 梦魇
C.激扬文字 疾风劲草 波及 即席
D.峥嵘岁月 铮铮铁骨 狰狞 争执
解析:A项“尽管”中“尽”读jǐn,其他读jìn;B项“鹰”“膺”读yīnɡ,“赝”读yàn,“魇”读yǎn;C项“激”读jī,其他读jí;D项均读zhēng。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我看着你的背影消失在门后,你的背着书包的背影。在那个________的一刻里,我就已经知道:和你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
(2)许多灿烂时光有如________,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
(3)人生如梦,岁月无情。蓦然回首,才发现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一切都是________。
(4)________,越来越不习惯去倾诉,无论受了多大的苦,也不愿再轻易将自己的伤口给别人看,我想这可能就是抑郁的前兆吧。
A.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B.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C.过眼烟云 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D.曾几何时 电光石火 昙花一现 过眼烟云
解析: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过眼烟云: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B.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判评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来作餐具。
解析:A项,句式杂糅,“寻找解决……破解之道”可改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B项,句意不明,180多家可能指医院,也可能是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总共180多家。D项,暗中偷换主语,可在“既可以用”后加“它”。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解析:注意把握内在的逻辑顺序:先看到再听到,然后心灵才被“迷住”,以至忘了凡尘。
答案:A
二、迁移发散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