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试题(1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7/25 8:29: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7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一单元+1 赤壁赋+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二单元+4 张衡传秘+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二单元+5 论无性造人+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二单元+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二单元+短文两篇+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三单元+6 琵琶行(并序)+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三单元+7 蒙娜丽莎的魅力+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三单元+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三单元+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四单元+9 鸿门宴+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四单元+单元质量综合检测(四)+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四单元+梦+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四单元+项 链+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一单元+2 听听那冷雨+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一单元+3 再别康桥+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一单元+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
  2018版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二试题:第一单元+游褒禅山记+课后作业+Word版含答案.doc

  单元质量综合检测(一)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
  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
  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振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剖析:A项,夸大其词,原文说“目前”“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剖析:因果倒置,原文是“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D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剖析:A项,“毫无差别”过于绝对,原文是“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B项,张冠李戴,末句中“水平方向”应为“垂直方向”;C项,强加因果,无中生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爬墙虎
  祁云枝
  五年前初夏,张阿姨在西墙根种了两株爬墙虎,说日头西晒得楼板都要着火了。
  瘦瘦弱弱手掌般高的小苗,在淡黄色的高墙下面,看起来弱小又无助。我心想,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咋好指望它抵挡骄阳?
  ……
  游褒禅山记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剖析:之均为代词,它。其:为指示代词,这/代词,指自己。
  2.对“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
  A.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B.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C.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D.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剖析:A、B、D三项前后句矛盾。
  3.下列对褒禅山名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褒禅山应该叫“华山”,“花山”是错误的称呼。
  B.褒禅山本名是“花山”,后被慧褒和尚称为“华山”。
  C.褒禅山被称为“华山”,是因为有一个华山洞的原因。
  D.褒禅山先后被称为“花山”“华山”,在当时被称褒禅山。
  剖析:由第一段文字可找出答案。
  4.下列与“有碑仆道”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D )
  A.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C.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剖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其余为省略句。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永平中,理滹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太原吏人
  ……
  第二单元 探索科学奥秘
  4 张衡传
  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D )
  A.衡少善属文   属文:写文章
  B.精思傅会       傅会:文章的经营构思
  C.其牙机巧制    牙机:枢纽和机件
  D.称为政理       政理:政治管理
  剖析:政理:政治清明。
  2.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③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④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剖析:①趁机;②通过,凭借;③才;④于是,就。
  3.下列语句属于表现张衡“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B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③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⑤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剖析:①说明张衡勤奋好学;②表现其文学才能;⑤表现其政治才能。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译文:虽然才华高过世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平常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结交庸俗的人。
  (2)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译文:虽然一条龙启动机关,但其他七条龙不会动,寻找那龙吐铜珠的方向,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方位。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完全符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情形。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人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