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00个字。
“采访·写作”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武安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杨丽萍
2005.10
2004年11月,经过一系列的精心准备,福建<<海峡教育报>>武安中学学生记者站成立了。学生记者站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提高自己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与人合作、与社会交往等综合能力的大舞台,小记者们热情高涨,他们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采访名人、探索名人成功之路……在活动中他们提升了自己,发展了自己,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开展了“采访、写作”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理念和理论支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精神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有着特殊学习方式的课程,它一方面以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探索性为基础,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创造能力。教育部[2001]6号文件印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南(试行)》将研究性学习定义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具有五个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它的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科学选择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下面我就来谈谈学生记者站开展的“采访、写作”研究性学习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