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70字。
综合实践活动训练:口语交际
一、2001年厦门市的中考题考查口语交际,特别是听力这方面做得很好。 (括号内为听记材料) 1.听下面一句话,判断话中最后一个词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shān chéng B.sāncéng C.sān chéng,
2.听下面一句话,话中强调“小明非常着急”的一句是( )
3.听下面一段话,判断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几种?(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4.听下面一段导游词,菽庄花园的第二个特点是( ) A.动静结合 B.藏海 C.借景
5.听下面一段话,话中赞扬了什么人?( )
A.杨师傅、杨大妈和他们的女儿 B.杨师傅和杨大妈 C.杨大妈
6.听下面一句话的演讲词,邹韬奋要表达的意思是( )
A.赞扬鲁迅先生战斗不屈的精神 B.天色不早,我只能长话短说,表示悼念
C.痛惜鲁迅先生英年早逝
7.听下面一句话,从内容看,它属于哪个行业的宣传语?( ) A.建筑 B.交通 C.卫生
8.听下面一则小故事,判断老师话中的含义是什么?( )
A.少年不好读书 B.老年也不会读好书的 C.劝戒少年抓住青春时光读好书
听下面一则小幽默,简要回答第9题和第10题。
9.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10.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出他什么心态?
二、2002年包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的第3题考查了说的技巧。
1.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在教室里,王飞忽然发现自己带的《悟空传》不见了,他说:
A. 哪位拿了我的《悟空传》?
B. 咳,这倒怪了,我的《悟空传》怎么说不见就不见啦
C.同学们,谁看见我的《悟空传》啦?
D.我的《悟空传》自己长腿了吗?
三、2003年漳州中考语文试题遵循口语交际动态性较强的规律,也是考查了听的能力。
听下面的对话,回答问题。
(1) 他们谈论的是什么话题?
(2) 他们的观点有什么分歧?
四.1. 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又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的言外之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