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39分,每题3分)
1、下列带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贾(jiǎ)人 转徙(xǐ) 暮霭(ǎi) 崔嵬(wéi)
B、悯(mǐn)然 纶(guān)巾 凝噎(yē) 钿头(diàn)
C、乍(zhà)暖 浣(wán)女 渚(zhǔ)清 猿猱(ráo)
D、酹(lèi)江月 收敛(jiǎn) 扪参(cān) 裂帛(m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惘然 寂漠 锦瑟 羽扇纶巾
B、苍海 那勘 谣望 千里烟波
C、霜鬓 舞榭 金戈 神鸦社鼓
D、豆寇 潦倒 峥荣 凄凄惨惨
3、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在下边横线依次选出最能表现该意境的一组词是( )
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
数只船 浦口, 声笛起山前。
A、吹、上、傍、声 B、掠、圆、依、有
C、袭、明、到、几 D、拂、落、横、一
4、下列诗句改用常式语序来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孙仲谋无处觅英雄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前扬州路烽火。
D、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波心荡无声。
5、下列句子运用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6、下面这首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的景象,这个传统节令是(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重阳 B、七夕 C、中秋 D、元宵
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5分)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治政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晏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治政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吏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衢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在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须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隋书•李文博传》)
14、对下列句子中加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知:了解。
B、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 典:经典。
C、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 延:邀请。
D、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 下考:指下等的考核。
15、比较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开皇中,为羽骑尉 ②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
③道衡为司吏大夫 ④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不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