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70字。讲解详细,针对性强。
谈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语言类题目的设题角度和应对方略
浙江省北仑中学 林妙君
邮编:315800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可见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的用语是不同的,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抒情乐感强,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也经常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设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语言类题目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炼字型
【提问方式】
炼字型的题目主要是针对诗歌中的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进行赏析。这一类型的题目主要有两种提问方式:
(一) 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另外还出现过以下四种变式:①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04年全国卷) ②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04年浙江卷)③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05年上海卷)④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05年湖北卷)
(二) 这个字和另一个字相比,哪个字更好。
除此之外,还有这三种变式:①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04年湖北卷)②“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04年辽宁卷)③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05年辽宁卷)
【应对方法】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总的来说,解答这类题目一般要考虑下面三个步骤: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并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步骤二:说说该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给读者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例题分析】
05年(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