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二轮语文(江苏版)高考第6大题考点学案(3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9 9:50:2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20+6130+5350字。

  考 点 一  理 解 概 念 含 义
  (对应学生用书第64页)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为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的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几十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第三段中说“‘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谱’还有谱系的意思……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这些不就是含义吗?要点很明确,如果平时多加练习,能将心静下来认真思考,考场上细心一点,完全可以做到拿全分。
  【答案】 标准、规则;(2分)谱系;(2分)有待实践的“本”。(2分)
  一、根据语境解释概念含义“3方法”
  1.前后勾联
  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联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
  ……
  考 点 二  分 析 结 构 层 次
  (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从脸谱说起》),完成后面的问题。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考题明确要求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那就先要找出该段的层次: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第一层抓住关键句“菜谱给人一个规范”;第二层抓住关键句“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第三层抓住关键句“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
  须注意的是,此段先说菜谱,而后说舞台艺术,相当于比兴手法,所以层次必须先分明;其次,要明确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此类题型多年高考都有涉及,要想多拿分,必须训练有素。
  【答案】 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2分)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2分)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2分)
  一、“2步”概括层意
  第1步:概括出段意
  论述类文本段落大多都有明显的中心句或结论句,画出提取即可。江苏卷论述类文本所给的段落大都是五至六个,其中无中心句或结论句的段落不过一两个而已,对这一两个段落划分层次,归纳合并即可。这是最基础的工作。
  第2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再概括
  这步概括主要是合并段落的问题。如何合并呢?一般而言,首段与尾段较好确定,中间几个段落确定起来较难,这时关键要看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或者转折关系、正反关系、总分关系等。像“并列”“递进”“因果”关系的可并为一层,像“转折”“总分”关系的可分开,有正反关系的可合可分。这步概括做好了,就接近成功了。
  二、分清“论”与“述”,分条作答
  1.概括段意与层次要注意分清“论”与“述”部分
  ……
  考 点 三  分 析 观 点 态 度
  (对应学生用书第69页)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从脸谱说起》),完成后面的问题。
  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要求阐释“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其实就是考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首先要认真审题。“有规律的自由”应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有规律”,二是“规律中的自由”。在文中找出对“有规律”“规律中的自由”进行陈述的语句就可以总结概括出其内涵。
  【答案】 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3分)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3分)
  强化“3种意识”,概括内容要点,分析观点态度
  1.挈要意识
  观点是论述类文本之魂,鉴于作者表达观点的复杂性,准确把握其观点态度尤为重要。所谓“挈要”,就要抓住能表明基本观点与作者情感态度的文眼句、中心句以及句中的关键词,文本标题、开头、过渡、结尾等的重要语句,段落的关键句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挈要”。只要是读论述类文本,答论述类文本题,首先必须拥有并强化这种意识。
  2.索隐意识
  文章的观点、作者的态度在文中有时不是都那么直接、集中、明显的,因为它们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出来的;而一些关键词句在那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深层意义(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了阅读材料;全面吃透作品的含意,才能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同时,作者的观点态度又带有分散性、间接性和含蓄性等特点,它们往往分散于文章不是很显眼的位置,隐含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因此,要把上述的隐性信息挖掘出来,借助这些信息才能更好地归纳概括分析。
  3.上位意识
  归纳与概括,就是把一些分散的信息放在一起,用一个能涵盖这些信息的词语。这个词语叫“上位词”,概括就是学会使用上位词语。如2015年江苏卷第17题的答案:①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进行创作。②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画横线的三个短语就是上位词语。需要答出上位词语的题,题干一般会出现“角度”“方面”等词语。如何确定上位词语呢?一是从文中找,文中有时会出现这个词;二是靠自己思考、推敲来确定。
  (对应学生用书第70页)
  [专 项 练]
  一、(2017•连云港宿迁徐州三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76934082】
  “文能穷人”辩
  甘正气
  ①钱钟书在《围城》里写了一个舞文弄墨的大才子董斜川,他原任捷克中国公使馆军事参赞,但“不去讲武,倒批评上司和同事们文理不通,因此内调”,对他的命运,作者有一句“判词”:“文能穷人,所以他官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