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7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已经包含于本站原来资源http://www.ht88.com/downinfo/647833.html,为保持这个资源系列完整,单独录用。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 第五章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1+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2+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3+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4+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5+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6+Word版含答案.docx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语文(浙江专用)讲义:第五章+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学案7+Word版含答案.docx
学案1 必修一
——《劝学(节选)》《师说》《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重点掌握:①“而”字的意义和用法,②“所以”的意思,③通假字的辨识。3.背诵《劝学(节选)》《师说》《赤壁赋》全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 )
A.郯子之徒日与其徒上高山
B.孔子师郯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固一世之雄也
D.小学而大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本来。A项同伙,一类人/随从。B项以……为师/有技艺的人。D项丢弃/遗弃。
②( )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纵一苇之所如
B.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C.圣人无常师无贵无贱
D. 使之然也其声呜呜然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曾经。A项赶得上/往。C项没有/无论。D项这样/……的样子。
③( )
A.学不可以已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B. 以为轮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游于是乎始于是饮酒乐甚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哀吾生之须臾
答案 D
解析 D项均为片刻,形容时间短暂。A项同今天的“可以”/可以用。B项把……制成……/认为。C项从此/同今天的“于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金就砺则利颓然就醉
B.逝者如斯斯天下之民至焉
C.虽有槁暴虽一毫而莫取
D.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
答案 B
解析 B项这/那么,则。A项接近,到。C项即使。D项凭借。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①(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用心一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徘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 D
解析 A项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B项古义:因为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C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 )
A.今之众人 B.凌万顷之茫然
C.驾一叶之扁舟 D.颓然就醉
答案 C
解析 A项古义:一般人。今义:大家,许多人。B项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D项古义:倒塌,指身子倾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学案3 必修三(一)
——《指南录后序》《五人墓碑记》《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
[学案目标] 1.把本学案四篇文言文分散的语言点集中归类,重点掌握多义实词。2.从本学案所具有的语言特点出发,重点掌握使用“类聚法”积累实词、辨识文言偏义复词以及利用对称特点推断词义的方法。
1.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间得间奔真州机会间以诗记所遭有时,间或
②按按诛五人追究,查办缇骑按剑而前握
③殆殆例送死接近于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
④视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看,观察
⑤治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理得好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治理
⑥易以乱易整,不武代替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容易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改变
⑦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治
⑧已无能为也已同“矣”,了亦已众矣太,极学不可以已停止
⑨请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请示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申告
⑩诚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诚能见可欲如果
⑪相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互相则噪而相逐偏指一方,他
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则则直前诟虏帅失信连词,就北虽貌敬,实则愤怒连词,却
②其吾其还也副词,表婉商,还是其可忽乎副词,表反问,难道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大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肯定,一定
3.注意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
①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译文:在贾家庄(我)几乎被巡查的军官凌侮逼迫而死。
句式:被动句
②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现在(情况)紧急却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句式:判断句
③夫晋,何厌之有?
译文:晋国,(它的欲望)有什么满足?
句式:宾语前置句
1.用“类聚法”记实词。
通常,对于实词,尤其是多义词的记忆,采用的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引申义扩散的辐射法。其实,为了更快更多地掌握词义,还可以使用“类聚法”,即把相同意思的词放在一起集中记忆。
例如:表示“去、到、往”意思的文言词语有“之”“如”“适”“造”“至”“诣”“趋”等。
(1)请说出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除、拜、迁。
(2)请说出表示假设意思的连词:若、使、苟、诚、向、如、而。
(3)请说出表示“不久”“没有多久”的复音词:已而、既而、未几。
(4)请说出表示“随即”“立刻”“马上”的词语:
……
学案7 必修五(二)
——《逍遥游(节选)》《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并诗》
[学案目标] 作为必修教材最后一册的最后三篇文言文,自身语言点丰富,又可与前几册联系梳理,构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对此,复习时要实现下列目标:
1.全面梳理教材语言点,重点突出三篇文言文丰富的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掌握“之”“且”重点虚词以及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2.背诵三篇中的重点段落。
1.用“类聚法”写出表示“怎么、哪里”之义的文言疑问代词:何、安、曷、奚、胡、恶、焉等。写出表示“流放”之义的文言实词:流、放、迁、谪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①( )
A.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C.夫人之相与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D.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 B
解析 B项均为一般人。A项应付,周旋/比喻短暂。C项相处,相交/一起,共同。D项用来……的/……的原因。
②( )
A.虽趣舍万殊梦亦同趣
B.暂得于己如听仙乐耳暂明
C.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举世皆浊我独清
D.适足取辱耳且适南冥也
答案 C
解析 C项均为全。A项同“取”/同“趋”,往、赴。B项暂时/突然。D项恰好/到,往。
③( )
A.控蛮荆而引瓯越引以为流觞曲水
B.一言均赋横槊赋诗
C.滕王阁序兰亭集序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答案 C
解析 C项均是一种文体。A项接引/导引。B项写作/吟诵。D项盛大的/有名的,风景优美的。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之二虫又何知
C.彼且奚适也
D.大王来何操
答案 A
解析 A项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其他三项均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指出下列句子的固定句式,说明句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