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前复习:高考成语考查全景扫描
- 资源简介:
约6090字。
2018考前复习:高考成语考查全景扫描
作者:方传亚 张志先
成语,汉语语言中长期使用锤炼而成,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其实,很多成语都有着“高贵的出身”,比如“暴虎冯河”出自《论语•述而》,“敬谢不敏”出自《左传•子产坏晋馆垣》,“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万无一失”出自《史记•淮队侯列传》,“家喻户晓”出自《汉书•刘辅传》,“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魏策四》,“不求甚解”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温文尔雅”出自《聊斋志异•陈锡九》。近10年来,成语一直牢牢占据着高考主战场,成为高考试卷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一、重点突破
1. 曲解语意,望文生义
成语一般强调其整体性,其意义一般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如果不懂得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很容易出错。
请看下例:
(2018届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第17题第③项)现代社会需要团队意识,当个人和集体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做到三人成虎,个人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实现。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此处明显属于望文生义。
2. 对象用错,张冠李戴
成语往往有固定的适用范围,只能用于特定的人或事,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来选择成语。如果不了解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错误。
请看下例:
(2017年全国卷Ⅱ第17题①项)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而语境中强调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用于此处属于对象用错。
3. 情感错位,不辨褒贬
相当一部分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表达意义的需要来选择。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指责的使用贬义成语,使用时须严格区分。
请看下例:
(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第17题⑥项)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提升全市广大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为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做的好事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