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爱尚阅读(7份)
- 资源简介:
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
专题01+时政论文-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话题篇)+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技巧-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技巧篇)+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题技巧-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技巧篇)+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3+现代小说-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话题篇)+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4+现代散文-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话题篇)+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5+新闻热点-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话题篇)+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6+人物传记-2019版爱尚阅读高考语文(话题篇)+Word版含解析.doc
类词语多指在阅读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的写作对象。对这类概念的考查多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并就此设计选项,要求选出理解正确的或不正确的一项。此为命题的重点,尤其要注意。2.指代类词语。这类题考查对具体语言环境中代词指代内容的理解和指代范围的把握,要求考生准确弄清其具体含义。
方向一 论述类文本中的概念
论述类文本一般包括两类:社会科学类文本和自然科学类文本。社会科学类文本中的概念一般指的是重要的指示代词、体现作者创作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而自然科学类文本中的概念一般指的是说明对象。这类试题不难解答,考生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018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
梁思成
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己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具体操作时要抓住三个关键词:标准、筛选、整合。所谓“标准”,就是“筛选”的目的、要求和方向。这是解题的首要条件。“筛选”,就是根据“标准”,经过辨别,把文章中的相关信息提取出来。“整合”,就是根据“标准”,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论述类文本中,其命题角度主要有:1.要求筛选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最新知识和基本概念。2.要求筛选出阐述文中重要概念、知识的材料。论述类文章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使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有时在对有关材料的辨别或评价上,表现出阐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和难点。3.要求筛选出体现作者观点或作品主旨的句子。文章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思想倾向和观点态度,如在对事情的评说中一般蕴含着文章的主旨,体现着作者的观点。实用类文本中,其命题角度主要有:1.传主生活的时代,社会、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2.传主的人生经历、主要事迹。3.传主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4.作者对于传主及有关事实的评价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具体的考查形式有两种:1.客观题。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双项选择题(5选2),二是单项选择题(4选1)。从局部或全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2.主观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章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客观题与主观题都考查到了信息的筛选,不同的是,客观题须要筛选判断,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主观题则要求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后,再将其转换成符合试题要求的答案,准确表达出来。历年的课标卷中,无一例外均涉及对此考点的考查,因此考生要予以重视。
方向一 论述类文本中的信息筛选
第一步:整体认知,微观把握。“整体认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文章的基本结构层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文章的内容要点等。“微观把握”是指在阅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留心一些关键的句子,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句子以及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等。二是随时勾画圈点出重要词语(指示代词、关联词、副词等),如“其”“这”“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如果……那么……”“目前”“将会”“已经”“
……
伟大喜剧家的一生
1889年4月16日,查理•卓别林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父亲老查理是一个演员,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表现不俗。他母亲汉娜是一位出色的喜剧演员,嗓音甜美动人。虽然谈不上富裕,可戏院的工作毕竟能使卓别林一家过上安逸的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不长久,老查理对酒的嗜好缓慢地却毫无疑问地破坏着他的婚姻生活。这桩婚姻最终以离婚而宣告结束,但汉娜是不会轻易认输的。她不仅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保持干净整洁,而且动足脑筋变换方法,让他们过得欢乐愉快。她有时站在窗边,注视行人,通过行人的外表和举止猜测他们的性格,继而编故事,逗孩子们开心。卓别林继承了母亲的这点,而这也正是他一生用之不尽的财富。
即便在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刻,卓别林也始终坚信自己蕴藏着特殊的才能。他鼓足勇气,前往伦敦一家高级的戏院应聘,竟获得新编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剧中的小佣人比利一角。卓别林似乎一夜间发生了巨变,他好似找到了立志从事的事业。
后来,卓别林随所在的卡尔诺剧团赴美国作一年一度的巡回表演,此时他已被认为是当地美国人见过的最为出类拔萃的哑剧表演艺术家之一。当他们抵达费城时,一纸电文把替换启斯东电影公司的一位明星的机遇赐予了他。
电影是与卓别林同时代诞生的。但当时人们普遍以为电影充其量不过是昙花一现的时尚,它不可能替代现场真人表演。公司给他几周观摩的时间,他站在一旁,边观察、边学习,下定决心要驾驭这个新生事物。
1914年2月,卓别林主演的处女片上映,影片取名《谋生之路》。尽管此片由于导演的无能而令卓别林大失所望,但观众还是喜爱这部片子的。之后他又拍了几部片,增长了不少学识。公众喜爱他,电影销售商也开始索要越来越多的卓别林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