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
2006高考名家分析趋势(语文)
06年语文高考展望与备考
一、高考试题的特点
1.以能力立意,关注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
2005年各套语文试题不仅严格依照新考纲设计知识能力点,而且关注语文基础知识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语音、汉字、词语、病句,标点,语言的简明、连贯、汉字、得体、名句名篇等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在各套试卷中均有较多的反映,尽管全国卷取消了部分考点,但第一模块和第六模块依然设计了7道试题,共27分,福建卷改变了试卷结构,仍然保留了语音及语言表达题。重基础体现了语文学科基础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2.侧重文章阅读,以检查阅读能力为重点
上海卷多年以来的命题以阅读为重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他年各套试卷尽管题量不尽相同,但是都保持了文章阅读内容的份量,全国卷三套题其题量均为21道题,但阅读内容依然保留3个文段(篇)和一个古诗鉴赏,这给中学语文教学和复习以明确的指向: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鉴赏文章,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3.突出学科特点,加强语言表达的考查力度
语言表达题是语文试卷的传统考点,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际运用的特点。2005年各套试卷均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变换和仿写句式,图文转换上有所取舍,一般设计了3道试题,赋分l2分至l5分,且试题采取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命题,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如:
例 (全国卷I)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
4.增强开放性,突出考查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展开,新课标理念已经植根于命题人的思路之中,因此,开放性试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样式,即体现语文学科主观表达的特征,尊重考生的个性化理解,旨在以此推动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于是2005年各套试卷中,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试题。如:
例:(上海卷)你将受邀参加全国民间工艺研讨会,请就如何振兴剪纸艺术准备一份发言提纲。
5.试题体现时代特征,着意回避陈旧的材料
高考语文命题是一件严肃而科学的工作,考生正值十七八岁的年龄,对社会生活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试卷同时也应具备健康的导向性,既是检测,也是引导,因此,2005年语文试卷都注意了用语的简洁高效,选用诸如“知识产权”“2008年奥运会”《共和国万岁》”“首次台湾之旅”“远离毒品”“ 神舟六号”“《反国家分裂法》”“ 共产党先进性教育”“科技下乡”“印度洋海啸”“湖北旅游广告词…“生物入侵”等等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用语,拉近了试卷与生活、考生与试卷的距离,具有很好的亲和力,使考生拓展了知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