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二首》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3/20 10:17: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130字。

  唐诗二首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理解诗的内容。
  2.感受唐诗的韵律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工具书,学会鉴赏诗歌,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关心他人、爱国爱民的优秀品德。
  重点
  1.朗读品味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忧国忧民的情怀。
  2.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
  难点
  对重点词句的赏析理解,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之中。
  诵读讨论,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章憎命达”,无数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恰恰是作者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产物。对诗人杜甫来说,更是这样。他一生中,几乎没有享受过一天好日子。那是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费尽周折,好不容易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结束了辗转飘零的流浪生活,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是,老天好像故意要跟他作对似的,到了八月,一阵秋风掀去了屋顶上的茅草,大雨淋漓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不朽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破了自己的茅屋,肯定是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可诗人却要歌诗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屋”,用心聆听诗人的心声。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起朗读。
  (1)注意重点词语的正确读音。
  三重茅(chóng)   风怒号(háo)
  挂罥(juàn)    塘坳(ào)   俄顷(qǐng)
  布衾(qīn)  广厦(shà)  丧乱(sāng)
  突兀(wù)  见此屋(xiàn)  大庇(bì)
  (2)把握诗歌的节奏及韵律。
  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学生先互相练读、评读,挑选优秀展示朗读。
  4.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意象的作用。
  1.研读第一节。
  (1)第一节写什么内容?能否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秋风破屋。
  (2)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
  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3)这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痛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