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写作
- 资源简介:
约25820字。
2019年3月山东省各地市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写作
德州一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9年10月1日前夕,你已经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时值建国70周年,学校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2、作文(60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必定坚不可摧,巍然挺立。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限制性:
1.情境限制。材料将演讲者的背景设定为“2019年10月1日前夕,你已经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在“建国70周年”之际,面对更多的青年学生,围绕“传承中国精神”写出材料中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表达“你的个性见解”。这就要求演讲者既要有理性的思考,也要有感性的激情与力量,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意识,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
2.内容和立意限制。引导语“传承中国精神”暗示文章的大主题,“请从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暗示写作范围和写作内容,选择不能超出范围,不能多选或少选。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的六种精神都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角度不同,但精神实质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考生要能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认同意识。不得质疑和否定此六种精神中的任何一种。
4.思维限制。论述的对象必须从材料所给的六种精神中选出一种,选择之后,要在文章中写出所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传承的意义。要找出中国精神和青年人的联系,以及精神实质与精神传承,二者不可缺少。
5.体式与身份限制。材料要求写一篇演讲稿,意味着文章应该有称呼,内容应该有感召力。“你已经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暗示写作者的身份为大学生,“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 暗示读者对象为学校全体大学生。考生要有基本的交流意识。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六种精神为六个角度,考生可以任选一个角度。
2.思考与写作的空间是开放的。此题给了六个关键词:铁人精神、雷锋精神、女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他们有的产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时期,有的产生于改革开放后,所涉领域有工业建设、平常生活、体育发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