Ÿ 约28000字。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Ÿ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使……来)
Ÿ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Ÿ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Ÿ 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
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把……当作老师)
Ÿ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为王)
Ÿ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Ÿ 置人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Ÿ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封侯)
Ÿ 如今一切不事事
Ÿ 许子衣褐
Ÿ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挖隧道)
Ÿ 范增数目项王
Ÿ 假舟济者,非能水也
Ÿ 师还,馆于虞
Ÿ 氾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 南
① 故远人不服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既然这样,那么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
4、是以(以是)
表示结果的固定结构。可译为“因此”。同义结构还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是故”、“以故”。
① 此皆良实,智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诸葛亮《出师表》)译文:这些都是善良诚实、意志忠贞纯正的人,因此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②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前往而我竟没有相送,因此知道公子会因为感到遗憾而再回来的。
5、有所……、无所……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有”、“无”是动词,“所……”是“所”字短语作“有”或“无”的宾语。可分别译为“有……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
①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②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司马迁《鸿门宴》)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
6、有以……、无以……
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没有……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