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1/2/2 8:11: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60字。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为必修五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中的首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而且在论证的过程中又富有逻辑的力量。学习时,须用心体会。
  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说理迂回,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但是,在单元三中学生刚学的《逍遥游》与本文同属先秦诸子散文。晨练四中古文 “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 ”中爱民的思想,又与本文大有相通之处。再加上本学期学生刚在历史课文中学过孟子思想, 文章中又有些有趣的譬喻, 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有效 积累 王、保等重点 文言实词 ,之、以等重点文言 虚词 ;能正确识别文中的倒装句等特殊句式;能准确翻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重要句子。
  2、 学生能 理解孟子的 “ 保民而王 ” 的 仁政 思想 , 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 学生能总结并鉴 赏本文中孟子善于设喻、迂回曲折、层层深入的的论辩特色。
  教学 重点
  目标1、2
  教学 难点
  目标2、3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
  1 、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3 0岁左右收徒讲学。 44 岁开始周游列国, 游说诸侯,宣扬“仁政”,但是始终不受重用,然而他傲视诸侯,决不苟同,  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2 、《孟子》其书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3 、孟子思想 
  ①性本善(凡人 皆可成 尧舜) 
  ②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二、 一读 通读课文,落实字音
  胡 龁     衅 钟    觳觫     褊 小   庖 厨  忖 度    舆 薪   百 钧   便 嬖   莅 中国 商 贾  放辟邪侈  畜 妻子  庠 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