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必备手册(12部)
- 资源简介:
约32610字。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必备手册
(一)《朝花夕拾》
【走近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又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等。
【主题解读】《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是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外加一篇《小引》,一篇《后记》),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原名为《旧事重提》。该书记述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内容概况】《朝花夕拾》共十篇文章,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批判。包括《狗??猫??鼠》《二十四孝图》。这两篇文章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怀念。包括《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这三篇文章都以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为主,在回忆往事时,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作者以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保姆、先生、友人的形象,真挚深切,生动感人。
第三类:意趣。包括《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主要描述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断,夹叙夹议。作者对旧日美好的眷念和对一些事情的反感,弥漫于一个个生活画面中。总体来看,《朝花夕拾》写了鲁迅少年时代至日本留学前后的若干生活片断,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岀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艺术特色】叙述亲切感人,又有机地糅进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堪称现代文学史上最高水平的回忆散文。
【人物涉及的相关故事】
人物 篇目 故事情节 性格特征
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 ①“长妈妈”名称的来历;
②喜欢“切切察察”以及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爱摆“大”字;
④懂得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的故事;
⑥给“我”买《山海经》。 迷信、唠叨、注重麻烦的礼节,善良、朴实,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①忘打领结;
②修改、补全“我”的讲义;
③订正“我”的解剖图;
④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不拘小节、没有民族偏见、严谨认真、和蔼可亲
人物 篇目 故事情节 性格特征
范爱农 《范爱农》 ①派发电报;
②看光复的绍兴。 倔强耿直、愤世嫉俗、有责任心
衍太太 《琐记》《父亲的病》 ①鼓励孩子吃冰;
②挑唆“我”偷母亲的珠子卖钱并散布流言;
③在“我”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我”喊父亲的名字,让父亲死得不安生。 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心术不正
陈莲河 《父亲的病》 ①出诊费100元;
②开滑稽的药方;
③四处招摇撞骗。 狡猾、贪婪、道貌岸然、谨小慎微
【考点梳理】
篇目 内容及主题
《狗??猫??鼠》 通过详尽论述三种动物之间的故事,表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二)《西游记》
【走近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和他的《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光辉而崇高的地位,并将光照千秋。
【主题解读】《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从大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他的反抗精神,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唐僧,叙述唐三藏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岀世等故事,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沙僧、白龙马的协助下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一路克服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人物涉及的相关故事】
人物 法号(姓名) 道具技能 人物小传
孙悟空(第一主人公) ①菩提祖师取名“孙悟空”
②自称“美猴王”
③天界所封“弼马温”
④自封“齐天大圣”
⑤唐僧取名“孙行者”
⑥佛祖册封“斗战胜佛” 如意金箍棒、七十二变、火眼金睛、筋斗云 唐僧的大徒弟。他从石头中出生,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降魔斗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