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60字。【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高考作文一般思路
二. 教学重、难点
高考作文一般思路(以论说文为主)
总体思路:只要不将话题搁置一边,不另起炉灶,就不算跑题。我们的发散思维只要不脱离话题的一定范围都是合理的。
思路示意:
题目(话题)——→论题——→论点
(发散思维→定向)(写什么→怎么写)
我们在看到题目(包括材料、话题和题目要求等)后,会想到很多东西(当然这是由日常的积累决定的),但这些内容是不可能完全写入一篇800字的文章的,尽管有时候我们恰恰是这样想的;因为,这些内容固然都与话题相关,但作为一篇800字的文章,其容量是有限的,所涉及的内容越多,文章的主旨就会越大,文章就会越空洞无物。因此,我们应当在发散思维之后有一个筛选和整合的过程,从而实现800字文章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将所想到的内容中关系相对紧密的保留下来,进而形成文章的论题,也就是确定“写什么”。确定了论题只完成了一半的写作准备工作,我们还要针对论题,结合所占有的材料,以及自己对该论题的看法来得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对论题的看法。明确了论点,就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划分段落、定详略、列提纲,梳理文脉,起承转合。这些工作在考试中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当然,这是在你还有至少50分钟的时间来写作文的基础上的)然后就可以一气呵成,动笔完篇了。
今天的课,我们主要讲一讲从话题到论题的思维过程,这是很多同学都会忽视的环节。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个例子: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他的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仍然俯身在工作台上。
“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卢瑟福问道。“我在工作。”学生回答说。“那你白天做什么了”“我也在工作”。“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学生略带着谦恭的表情等待着这位著名学者的赞许。
卢瑟福稍微沉吟了一下,随即简短地问道:“可是,这样一来,你有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这段简短的对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从劳动、实践到有没有发明创造,除了社会条件和劳动态度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性困素,这就是能否开动脑筯,认真思考。
请以“思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观点,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① 立意自定。② 文体自选。③ 题目自拟。④ 不少于800字。
思路:
1. 思考与什么
这是将单一词的话题相关拓展为两三个词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更好地将话题展开。
思考与学习
思考与成功
思考与行动(实践)
思考与感悟
……
推荐:深入综合:思考、行动与成功(哈姆莱特式:思考>行动;堂吉诃德式:思考<行动)
2. 思考什么
在动词后添加宾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既可以确保文章不脱离话题的范围,又可以很好地拓展话题的内涵。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思考即生活。(西塞罗)
人生、社会、世界、宇宙;
生活、艺术、科学、哲学;
……
推荐:其中某一方面的深入剖析:艺术——文学——小说——《阿Q正传》——阿Q
3. 思考是什么(为“思考”下定义)
是故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苏轼《石钟山记》)
所下定义是论点,定义中涉及的方面是论证的结构和实质。我们要善于对一个问题进行若干个层面的分析。
思考是……思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