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文言文观止·《史记》
- 资源简介:
约9620字。分史书链接、一文两练两部分,两练分别为仿真练与排雷练,适合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
新高考文言文观止•《史记》
jxc213
☺史书链接☛
1.典籍简介
《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因李陵案被投进监狱,处以腐刑。被赦出狱后,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在流传中出现残缺,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2.帝号简介
【庙号】原本是东亚地区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跪拜的商朝。在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一般帝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天子七庙,开拓称祖,守成称宗!周礼规定只有有作为的帝王才配有庙号!后来被人用烂了,从唐开始,什么皇帝都有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