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30字。
06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特点评析
金山一中 杨木
高考历来受到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高考面纱刚一揭开,人们最关注的就是作文题。如果说200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试题渐成个性,那么2006年已是作文命题个性的激情张扬。可以这么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彻底结束。综观全国作文试题情况,不难看出命题的新思维、新特点和新趋势。笔者认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取材视野广阔,拓宽了情景材料的来源
今年的作文取材十分广泛,有的是名言警句,有的是寓言故事,有的是现实镜头,有的是网络调查……,例如:浙江的“生无所息/生有所息”话题作文和江苏的“人与路”的命题作文的材料是名言警语;山东的无标题式话题作文、江西的“雨燕减肥”话题作文、广东的《雕刻心中的天使》和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海南)话题作文的材料是寓言故事;重庆的“走与停” 命题作文和北京的“北京的符号” 命题作文是现实镜头;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广西)高考作文题是网络调查。选取材料形式不同,表面看是信息来源问题,实质上反映出了作文命题开始走进现实生活的思想和贴近考生生活的方向。考生写作的自主性更强了,对于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宽广的平台使之有一显身手的余地,思考角度与现实距离更近、更和谐。所有的情景材料都非常注重激活学生生活情趣和写作能力的积淀,这既有利于考生的才情展现,并将作文生命植于生活的源头,赋予新鲜气息,又有利于增强人文底蕴,扣紧时代脉搏而抒发真情实感。
二、关注情感哲理,引发了直面人生的思考
各地作文命题既保持了健康格调,又关注了考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直面人生,感悟人生。这很符合考生的自身认识的规律,自我审视的情感价值。人情味更浓,生活性更强,涵盖理性,看重思辨,呼唤“理性”的光芒,关注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追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关注心灵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