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讲解篇)
- 资源简介:
约4120字。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讲解篇)
一、命题了解
1、【命题情况】
根据材料的文本内容性质,非连续性文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论述类材料(政论文、学术论文、书评、时评)的组合文本;
一类是实用类材料(新闻、调查报告、传记、科普文章、图表等)的组合文本。
选文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材料主要选自主流媒体发布的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新闻等。注重文化积淀,关注社会焦点,文本大都具有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和人文性。
2、【题型设置】
在题型设置上以“客观题+主观题”的形式呈现,侧重考查文本的论述特点,侧重以论述性的内容去命题,同时加强了对论证的考查,分别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方式考查了论据和论证特点。
二、考纲要求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常常包括:
(1)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2)反映文章深层含意的词语;
(3)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4)对文章结构起连接呼应作用的词语;
(5)内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6)展现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
(7)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
主要包括:点明主旨的句子(即人们常说的“文眼”句);内涵丰富的句子;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知识、事例、理论、观点或设想等;
“筛选”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搜索、选择、获取;
“整合”是指对筛选得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压缩,使之条理化、清晰化、概括化、简洁化。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文章的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结构为表,思路为里,二者互相映照。
(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
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
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