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对话的生成与内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6/19 6:35: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70字。
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对话的生成与内涵
诸暨市枫桥镇中  蔡陆定
这是小说《杨修之死》的教学。
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教学,我已初步形成了一种模式。第一步习惯于让学生自读之后谈自己的体会,了解全文的内容。
第二步往往是学生再次阅读之后的提问题。由于这篇文章选自于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学生的问题提得热烈而有份量,我内心暗喜。所提问题中,有一些初浅的,如:杨修为什么要帮曹植?曹操怎么会患在梦中杀人这个怪病?为什么杨修会早知道曹操的心思?也有一些不着边际的,如:为什么说曹操是奸雄?杨修在面对曹操的言行时是怎样来应对的?不过,没关系,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需要的是指导学生从哪些角度去提问题?
第三步是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阅读探究。
特写镜头:
自然,比较集中的问题是“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我深为学生严谨的思维而喜悦。接着是学生围绕这一主问题自读课文,在四人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发言。下面是师生交流的过程: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对“杨修死因”的看法。
学生①:我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一是因为他恃才放旷,二是曹操的狭隘之心造成的。杨修几次三番揭露曹操想要隐瞒的事实,对曹操没尽到君主礼仪之行,再者,作为当时的统治者,纵然有“家贼”难防之心。因此,曹操必定要杀杨修。
师:你的陈述中“家贼”指谁?
生:在曹操的眼中,杨修可以看作“家贼”。
师:哦,杨修是曹操的谋士,是否能看作“家贼”,我们暂且不能说,但我们了解到了曹操与杨修之间有了隔阂。
学生②:我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又数犯曹操之忌。从“园门改建”与“一盒酥”事件中看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再加上杨修看穿了曹操梦中杀卫士这一事件的真相,戳穿了曹操的奸诈居心,增加了曹操对他的忌恨。
师:还是归纳到杨修的恃才放旷,确实,杨修之死的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古语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看来,我们为人应该虚心才是。
学生③:我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在于曹操的为人。曹操被称为“奸雄”,他曾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毋教天下人负我”。对于杨修的言行,他当然视为眼中针,肉中刺,他想尽办法要除针拔刺,这就为杨修之死埋下了祸根。既而又有了杨修扰乱军心之事,自然而然地就为本已处心积虑欲除杨修而后快的曹操找到了可以瞒天过海的借口,所以杨修之死一则出于曹操的妒忌之心,二则由于他自己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