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2006全国部分省市高考作文试题-特邀专家点评
特邀嘉宾:特级教师 方仁工;特级教师 陆继椿;特级教师 金志浩;特级教师 黄玉峰;特级教师 陈军;特级教师 余党绪
上海: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嘉宾的话:
相比往年,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多了几分感性色彩。近几年有关文化遗产、世博会甚至包括“杂”这样的话题是偏向理性的,关于流行文化和阅读的话题则更多知性色彩。相比之下,今年的作文则充满了感性色彩。
作文题目是偏于理性还是感性,原本没有高下好坏之分,偏于理性的题目能让人思考与辨析,偏于感性的题目则能诱发体验与想象,这些都是中学生在人格成长与文化建构中所必需的。但鉴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感性的话题也许更能让他们有话说,有更多的真话说,而且可以把话说得自然一些,真诚一些。“我想握住你的手”,一个“想”字,显示出命题者鼓励考生说自己的话抒自己的情的良苦用心,而一个“握”字,本身就是有体温、有味道的,有理性思索和人文色彩的,这些都是考生在审题立意的切入点。
感性的题目自然需要理性的参与。“手”,当然是指我们每个人有血有肉的手,但拓展开来,何尝不可以指那些无形的手?只是由真实的“手”到拟人化的“手”,从有形的到无形的,从具体的到抽象的,这里不单需要想象,还需要思考。
写作本文,始于感性,但只有深入到理性的层面,文章才能既有感性的质朴与自然,还有理性的广度与深度。从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看,高中作文教学,还是要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健康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条路上走下去。
浙 江: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
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3.除诗歌外,文体不